育雏工作在蛋鸡生产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育雏效果好,则蛋鸡在以后生产中发病少、淘死率低。但由于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缺乏科学指导,致使育雏期暴发各类传染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霉形体病等,不仅直接造成重大损失,也为以后生产埋下了隐患。在此提出几点实践心得,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1、卫生防疫措施到位
育雏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育雏前彻底消毒,将育雏舍内粪便、垫料等全部清除干净,并用2%火碱水冲刷地面、墙壁等,饮水器、饲槽及其他一些用具,用2%―3%来苏尔消毒。育雏舍密闭进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15克、福尔马林28―30毫升比例混合熏蒸,消毒后密闭1―2天备用。在以后育雏期间也应加生防疫,定期对水槽、食槽等消毒,病死鸡只及时焚烧或深埋,不要堆放在育雏室附近,粪便及时清扫,堆积发酵处理。
为了避免某些传染病连续侵害,每批雏鸡之间可以安排一段时间间隔。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高效益,往往是一批接一批地育雏,中间从不间歇,这样的鸡场往往是某些传染病也一批接一批发生,尤其是传染性法氏囊病、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据报道,许多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很长一段时间,1周或2到3个月,而在消毒工作中,由于农村育雏户环境的复杂性,消毒不可能杀死所有病原体,养殖户的生活区,甚至是养殖人员身体上都可能带有上批鸡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如果马上进鸡,病原体就又有了新的易感动物,所以育雏批次间适当安排一定间隔,让残余病原微生物自然死亡,可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净化鸡场。
2、认真选择健康雏鸡
首先要认真考查种鸡群。进雏前一定要考查种鸡群的健康状态,种鸡营养水平及疫情,如种鸡场发生过白痢、霉形体等可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则孵出的雏鸡这些病发生率就高。另外还要认真了解种鸡群免疫程序及抗体水平,因为种鸡群的抗体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种鸡自身健康,而且间接地影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及雏鸡的抵抗力,如果可能尽量从一个种鸡场进雏,以保证母源抗体水平一致。
其次是选择雏鸡。健康雏鸡精神状态好,毛色整齐洁净,符合品种特征,眼睛明亮无分沁物,活动灵活,叫声宏亮,体态匀称,干净,握在手中感觉充实,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脐环愈合好。选择健康、抵抗力强的雏鸡是育雏关键的一步,千万不要贪便宜进弱雏。
3、提高雏鸡自身抵抗力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具有易感性和抵抗力下降,所以对于幼小的雏鸡一定要精心管理,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饲料中每种成分都要精心选配,不能达不到营养标准,引发雏鸡营养缺乏症,饲料要求新鲜,保存得当,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引起雏鸡霉菌毒素中毒。
育雏室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出壳后第一周龄雏以32―35℃为宜,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与室温(20℃)相等时即可不再加温。适宜的温度会减少雏鸡白痢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疾病,也可以防止雏鸡呼吸系统疾病。在保温的同时,也要注意室内空气新鲜,及时通风换气,及时排出鸡舍内过多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以煤炉取暖,更要注意防止雏鸡煤气中毒,饲养人员一定要周密看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免疫接种和用药
在整个蛋鸡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特别是一些病毒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定期免疫接种尤为关键。育雏期间免疫程序一般安排如下:1日龄,马立克氏病弱毒苗皮下注射;7日龄,新城疫克隆30或IV系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油乳灭活苗0.25毫升;10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二联苗饮水;14日龄,法氏囊多价苗饮水;21日龄,鸡痘苗刺种;24日龄,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二免;35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二免。以上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养殖户可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增加或减少某项免疫。
在免疫中尤其严格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两种病的免疫,千万不能马虎,否则将后患无穷。近几年来育雏户反映虽然进行了免疫接种,但是这两种病仍不断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免疫接种时,一定要确定好首免时间,雏鸡免疫并非越早越好,太早易受母源抗体影响,太晚易导致发病,所以一定根据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及当地疫情适时安排免疫;另外还要选择好疫苗类型,目前许多传染病病原有多种血清型、变异毒株,免疫时一定选择本地区流行的类型进行,如传染性法氏囊病连续发生过的育雏场,最好采用本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死鸡的法氏囊制备的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可以解决存在毒株变异问题,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在鸡病防治过程中预防用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14日龄以内的雏鸡以防治鸡白痢为主,饲料中可以添加0.2%痢特灵,或者氯霉素、恩诺沙星等;15日龄以后着重预防球虫病,可以选用氨丙啉、地克珠利、氯羟吡啶等交替使用。如果当地发生某种严重疫情,也应进行药物预防,对病毒性传染病可选用病毒灵以及一些抗病毒中草药,但同时必须配合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