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一路走低能持续多久 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

肉价一路走低能持续多久? 8月份市场占有率还不足30%,到10月初已经升至超过60%,这是外地生猪在主城区的销售情况。随着外地生猪规模入市,从8月开始,重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一路走低。这样的低价能维持多久,外地猪规模入市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重庆的猪肉后续供应状况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昨日,记者对生猪养殖、屠宰、销售三大环节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地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 “再叫,再叫就把你们全部卖掉换成母猪。”看到刘志国进入猪圈,有几头肥猪激动得趴在猪栏上,刘志国不耐烦地将猪全部赶回了圈里,然后倒入饲料。 这是昨日早晨,荣昌县生猪养殖户刘志国家中的一幕。刘志国是当地的养殖大户,但现在他正盘算着减少肥猪的饲养量,更多地饲养母猪。 刘志国为何要转向?答案很简单―――随着外地生猪规模入市,生猪养殖的利润越来越低,其中肥猪的养殖已逼近成本。 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育成一头100公斤的肥猪要130天,每头猪按大小的不同,每天消耗的饲料约为1.75-2公斤,饲料的平均成本约为2.8元,仅此一项就得花去650元。加上450元左右的仔猪购买花费,成本达到了1100元。而一头100公斤的猪只能卖到1350元左右,两项相减,只有200多元收入,除去人工、电费等花销,一头猪只有不足百元的利润。 “在8月份时,每吨生猪的收购价还在1.6万元。随着外地生猪规模入市,这一价格不断下降,进入10月初更是跌到了1.35万元,而养殖成本却没有变化。如今,除仔猪价格稍高(每0.5公斤9元左右),还略有利润外,肥猪养殖已是微利。”刘志国说。 屠宰企业无利可图 本地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那么屠宰企业的状况又如何呢? “8月份,企业确有营利。进入9月,受外地生猪大量入市、肉价不断下滑的影响,不仅没营利,还略有亏损。”主城区最大的定点屠宰企业华牧集团副总经理陈天毅透露。 为什么猪价降了,屠宰企业也会出现亏损呢?据了解,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收购价下降过快,而外地生猪运入重庆又有时间差引起的。 以9月10日的生猪收购价格为例,当天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4.4元,屠宰企业也按此价格在吉林、辽宁等地订购猪源;3天以后,吉林、辽宁的收购价格降到了14元,此时,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养殖户也已收到消息,随之将收购价格下调到14元,这中间的0.4元,本地市场不会承认,转嫁给肉贩也不可能,企业只能自己承担。 那屠宰企业为什么不在本地收猪呢? “吉林、辽宁、江西等地生猪多为大规模养殖,养殖成本和收购价格较重庆低了不少;而本地的养殖户由于利润过低,都有些惜售,仅凭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猪源难以满足屠宰需求。”陈天毅解释称。 据了解,一头100公斤左右的猪屠宰成白条猪后只剩下不到80公斤,以每公斤16元计算,价格在1300元以下,再加上售价约90元的内脏,也就1370元左右,这一价格基本与每吨1.35-1.4万元的收购价持平。 在8月份时,由于生猪收购价下跌较慢,且白条猪批发价较高(每公斤18元以上),抵消因时间差造成的少量影响后,屠宰企业屠宰销售一头生猪还有2元左右的利润;进入9月后,每公斤白条猪价格迅速走低至16元,屠宰企业已无利可图了。 零售市场肉价不断走低 精瘦肉每公斤售价25元,三线肉19.6元,这是观音桥农贸市场昨日挂出的猪肉零售价格。“在8月份时,每500克瘦肉还能卖到13.5元。1个多月的时间,肉价已经下跌了1元以上。”市场经营户张某表示。 而超市方面的说法也与之相印证。 来自永辉、新世纪、等多家大型超市的消息证实,进入9月后,随着大量外地生猪进入市场,白条猪的批发价一直在不断下调,超市的肉价也随之下调。在国庆期间,精瘦肉的价格甚至跌破12元大关,这已经是近6个月以来的最低价。 “现在超市的猪肉销售量稳中略升,但利润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细心的市民对比超市8月到现在的猪肉零售价格就可以发现。”永辉超市销售主管游达透露。 由于本地及周边地区养殖户惜售,外地生猪的市场占有率由8月时的不足30%上升到了10月初的60%以上。这是屠宰企业统计出的数据,那么重庆猪肉后续供应状况和价格如何呢? “在收购中,我们发现不少本地养殖户都囤积了大量肥猪等待冬季价格回升时出售,后续供应不成问题。”巴南结义屠宰场经理吴清伟表示。 而陈天毅的说法也与之相同。据屠宰企业方面预计,近期,重庆的肉价仍将保持稳中略降。进入冬季后,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价格可能有所上升,届时,本地生猪将会大量出栏,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何骏)

标签: 菌类文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