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求市场
菌类文化
菌类知识
菌类文献
行业动态
菌类资讯
科学饲养商品肉鸡的关键技术
近几年来,我们在肉鸡养殖生产实践中,始终认真做到“坚持一个理念,遵循两条原则,抓好三期饲养,解决三个问题”,使肉鸡养殖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为有力推动肉鸡养殖业高效发展,特将有关肉鸡养殖经验总结如下,谨供肉鸡养殖业同行参考。 坚持一个理念 “全进全出”的饲养理念。即同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日龄的雏鸡,出售时同一天全部出场。优点是便于采用统一的温度、同一标准的饲料,出场后便于统一打扫、清洗和消毒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科学淘汰不理想蛋鸡
为了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效益,应随时淘汰一些不理想鸡。这样既节省了饲料及其他方面的消耗,又使鸡群整齐一致,提高养鸡效益。但是目前的养鸡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养鸡户,往往忽视了这一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减效。蛋鸡的淘汰要做到科学合理,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在20周龄前,除体形外貌应符合本品种的特征外,体质发育要良好。对鸡群中的瞎眼、歪嘴、消瘦、伤残、扭翅、秃尾、垂尾等鸡应予以淘汰。 2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饲养管理问题 种鹅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想养好鹅是要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的,所以我建议你平时可以多看点关于养鹅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之类的书籍,相信对你有所帮助。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种鹅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雏鹅的饲养密度 根据品种、季节、舍的结构、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灵活掌握。通常1-5日龄25只/m,6-10日龄20-25只/m.11-15日龄12-15只/m,16-21日龄8-10只/m。 密度过大,不但舍内空气不好,影响雏鹅发育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的冬季饲养管理必须掌握好这六点
种鹅是来年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加强后备种鹅冬季的饲养管理,是夺取来年养鹅效益的重要保证。种鹅的冬季饲养管理必须掌握好这六点: 一、适当补料 当年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一般以每日玉米面50~100克为宜。 二、适当粗饲 种鹅在100日龄左右,羽毛完全长齐后转入粗饲。粗饲可以抑制种鹅的性成熟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夏季休产期间的管理技术要点
种鹅在经过一个冬春繁殖期后,必将进入夏季高温休产期。为了做到既降低休产期的饲养成本,必须根据成年种鹅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进行饲养管理。 下面我们介绍种鹅夏季休产期间的管理技术要点 ,帮你搞好鹅的夏季管理。 一、休产前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的工作要点是人工拔羽、种群选择淘汰与新鹅补充、逐渐减少精料用量。 需注意的是,试拔大羽时,只有当羽根完全干枯了才可正式开始拔羽,拔羽前要禁食禁水4小时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场规划原则种鹅场建设的几个细节问题
近年来养鹅业的发展,推动了种鹅业的成长。种鹅养殖需要的技术和生产条件较高,下面笔者就自身工作经验,谈谈种鹅场规划原则,以及种鹅场建设的几个细节问题。 一、种鹅场的性质 种鹅场主要分为原种鹅场和父母代种鹅场,其中原种鹅场多开展纯繁、育种、制种等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多采取二元或多元杂交的生产方式生产商品鹅,进行销售,因而设计要求较低。 二、种鹅场规划原则 在较大规模的鹅场建设前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养殖技术与日常饲养方法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并繁殖后代的鹅,是鹅场生产的基础,无论哪一个鹅场都不可能离开种鹅的养殖。下面我们谈谈种鹅养殖技术要点及其饲养管理方法。 1、雏鹅的选择 种鹅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商品鹅的生产,所以要想获得最好的效益,就需要做好种鹅以及育肥鹅的管理。 选择雏鹅首先看形态,刚刚出壳的雏鹅需要选留体质强壮,外观发育完好,羽毛光滑柔顺,腹部没有硬脐,柔软。 之后是精神状况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鹅休产期人工换羽要注意哪些问题
想要缩短种鹅换羽的时间,以及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和提早产蛋,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为了帮助大家做好鹅的人工换羽工作,下面我们介绍种鹅休产期人工换羽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正确选择换羽的时间 选择换羽的时间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鹅群的状况和天气温度。夏天气候炎热,断水会使鹅难以忍耐干渴。应尽量在高温到来前结束鹅的人工换羽工作。 2、严格挑选健康的鹅 强制换羽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鸭维生素A缺乏的综合防治技术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它能促进种鸭的正常生长发育,缺乏时可引起生殖功能衰退,骨骼成长不良及生长发育受阻。种蛋在孵化后2~3天还未发育成正常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发生死亡。其后有的胚胎骨骼发育异常,有的无眼裂,肺发育不全,肾极度肿大,有粟粒大磷酸钙和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肠系膜、胸腔膜、心包膜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鸭的 饲养管理技术
人工培育条件下,美国野鸭在17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公鸭略早于母鸭,全年平均产蛋量达120个左右。 (1)种鸭选择:公鸭要求头大、体壮、活泼,头颈翠绿色明显,交尾能力强。母鸭则要求头小、颈细长、眼大。公鸭体重不宜低于1.25公斤,母鸭不宜低于1公斤。公鸭一般利用1~2年。 (2)配种比例:公母鸭配种比例以1:5~1:10为宜,视天气和种蛋受精率,适当调整配比。 (3)精心饲养:产蛋期间及时添骨粉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鸭均匀度的控制措施
种鸭均匀度是指种鸭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鸭数占总测鸭数的百分比。种鸭均匀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种鸭以后产蛋量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以及产蛋期死淘率大小。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养鸭户最关心的问题。要使育成鸭有一个良好的均匀度,必须采取以下多种措施。 鸭苗选择要选择出壳体重相对一致、出壳时间相对一致的健康种鸭苗。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鸡蛋的挑选和保管
种蛋质量的好坏及保存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孵化后健雏率的高低,所以种蛋必须要经过严格挑选。 1.来源:种蛋必须来源于健康高产的鸡群。种鸡的外貌应符合品种要求。种蛋不能源于病鸡,特别是曾患过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以及体弱、畸形、低产的母鸡下的蛋绝对不能留作种用。 2.种蛋保存时间:确定种蛋保存期的长短,一方面要考虑蛋的新鲜度,另一方面要考虑种蛋保存多长时间能获得最好的孵化效果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种鸡场鸡淋巴白血病防治
自1868年首次发现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来已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将禽白血病分成三种类型:红细胞性、骨髓细胞性和淋巴细胞性。Rous于1911年发现鸡的肉瘤病,并分离到了肉瘤病毒,通过对禽白血病病毒和肉瘤病毒的特性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形态、结构特征及免疫学特性等方面都非常一致,因此,统归为禽白血病/肉瘤病病毒群(A-vianLeukosis/SavcomaViruses,ALSV)
行业动态
2024-10-10
0
首页
上一页
1
...
3
4
5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科学淘汰不理想蛋鸡
0
种鹅饲养管理问题 种鹅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0
种鹅的冬季饲养管理必须掌握好这六点
0
种鹅夏季休产期间的管理技术要点
0
种鹅场规划原则种鹅场建设的几个细节问题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种鹅场规划原则种鹅场建设的几个细节问题
0
种鹅养殖技术与日常饲养方法
0
种鹅休产期人工换羽要注意哪些问题
0
种鸭维生素A缺乏的综合防治技术
0
种鸭的 饲养管理技术
0